心经问答网
心经问答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纯祥法师/ 文章正文

五浊恶世的“难”

导读:《佛说阿弥陀经》越到后边就越难理解,因为经文的次第也是修学成就的次第,后面在经验上就离我们远一些。不过,如果我们在学习时关注一些重点字句,会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如前面讲的极乐,重点在“乐”,往生正因是“信愿”,修行方式是“执持名号”,当然还有一个就是“闻”,“闻说阿弥陀执持名号&rdquo...

五浊恶世的“难”

  《佛说阿弥陀经》越到后边就越难理解,因为经文的次第也是修学成就的次第,后面在经验上就离我们远一些。不过,如果我们在学习时关注一些重点字句,会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如前面讲的极乐,重点在“乐”,往生正因是“信愿”,修行方式是“执持名号”,当然还有一个就是“闻”,“闻说阿弥陀执持名号”。你把这个重点理解接受下来,就把握了整部经的核心,其实这几个字浓缩起来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后面这一段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一段突出了一个核心,就是“难”,十方佛说释迦牟尼佛,成佛难,说法也难。

  然后是“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这里落到我们这边,最后一句话讲得非常清楚,就是说“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作这件事情是很难的”,对舍利弗说,就是对我们说。就好象父母对孩子说:“你知道吗?我抚养你、教育你有多么的不容易!”父母是在告诉你他们的苦处,希望你了解,他曾经为你付出过很多的努力和艰辛,如果你知道了就会珍惜,生起感恩之心。读到这段经文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释迦牟尼佛作这件事情是多么的困难呢?如果没有,这句经文你即使念再多遍,也不会有什么感觉。虽然现在念佛修行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了解佛心,体谅佛心,对佛生起感恩之心的人又有多少呢?真正念佛人就是生起感恩心的人,所以净土法门越到后面,越体现出这种性质。

  释迦牟尼佛说,我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那些佛也称赞我的不可思议功德。虽然我们不知道感激佛,不知道念佛往生净土这件事情的珍贵,但有人知道,谁知道呢?十方佛知道,佛是要让你知道,他作这件事情是付出了很多,所以诸佛来告诉我们说:“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为什么说“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诸佛是从佛国的角度来说释迦牟尼佛,这里被称为娑婆世界,那现在这个娑婆世界又是处于什么时期呢?是处在“五浊恶世”时期,本来娑婆世界就是指有很多苦恼你不得不忍耐,“五浊恶世”是苦世界中的苦时期。娑婆世界也不全是“五浊恶世”时期,也有好时期,比如弥勒成佛时,这里就比较安乐,人也很有德行福报,寿很长,自然环境也很好,虽然是娑婆,也还有很多烦恼,但是不能称为“五浊恶世”了。

  在“五浊恶世”时期总体来说人们有以下五种苦恼。

  “劫浊”,劫本身没有浊与不浊。劫在佛法中是一个很大的时间量,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属减劫时期,人寿100岁以下,福报、德行方方面面都在衰减,劫浊是总说,包括了后四个方面(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下面这四个浊,我们要有认识观察,知道了这些,你才多少对佛的“行此难事、是为甚难” 有一些体会。就像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体会到了人间的苦难,你才能多少体会到父母的难处。尤其当你成为父母的时候,你才可能更多地体会到,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我们现在还没有成佛,只能从佛语(念佛)中去体会和感受佛,这种感受和体会与事实还有很大的距离。

  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中行此难事的“难”大致分为两个,一是成佛难,二是说法难。第一成佛很难,成佛就好比有做父母的资格;第二说法难,“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此处说法是指说往生净土之法。

  “成佛”很难,在五浊恶世中,首先有见浊,什么是“见浊”呢?是指见解非常污染浊乱。“见浊”有“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见惑,所谓“见”,就是观点、看法,对理事是怎么看。

  第一“身见”(也称萨伽耶见),强烈执着于身体,把本来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血肉之身当作真实的自己,贪爱这个身体,想尽种种办法来保护它。为了健康,追求营养,或者杀生滋补,各种锻炼,女人更执著,留恋它、装饰它。我们就是这样从不间断地贪计着“身见”,这一浊乱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难破除的,我们很多痛苦都由此产生。

  我们还特别执着于身体的“感受”,以身体为标准,这个东西很好吃,这个人相处很愉快等等。有人说念佛让我觉得心情平静,也有人说念佛让我心情烦乱,这些都是注重感受。感受的主体是身体,身体就像仪器,你把身体当成了主要标准,执着于身体的感受,你就被它支配了。由于身体不清净,感受也变得不正,很多问题都出于贪计“身见”,“身见”很难摆脱。有些人固执地认为学佛法即没有好吃的,也没有好用的,他不相信;因为他没有从身体上感受到快乐,这都是由“身见”引起。

  第二邪见,就是不相信因果业报,在目前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现在人眼光短浅,唯利是图。

  第三“边见”,执著于断、常二见即为边见。认为有个“我”是永恒的,从今天到未来,或者说从过去到未来,就是执著“常”;认为人死如灯灭,前后没有相续性,执著断灭,就是“断”见。

  第四戒取见,持戒是为了得到某一结果,从戒上面去取着果报。当然‘戒’有正和不正之分,但是你只要期待结果,就是有所取着,就是染污。外道见狗、牛等死后生天,就学狗、牛,食草啖粪,受持牛戒、狗戒,以为能够得到离苦得乐,就是戒取见。即使在佛教中,也有很多人特别重视形式,期待结果,这种见解也属于戒取见。即使你持的戒律是正的,只要你期待某种结果,就落入因果中,就要受报,就是轮回。

  第五见取见,自己有见解,在这个见解上面有所执着。

  没有证果,这五种你全部都有,你心一动,就被这几种见解缠住了,这些错误的见解蒙蔽了你的智慧真心,所以叫浊,污染。每个人的抉择跟见解直接相关,没有正确的见解,就不会有正确的抉择,所以我们见解浊乱,只能被邪知所缠,产生无量无边的烦恼,我们在“根”上就出了问题。

  接下来是烦恼浊,有贪、瞋、痴、慢、疑,烦动恼乱,所以称为浊。见浊是见解上的错误,烦恼浊是思想感情的错误,一个偏于理性;一个偏于情感。贪、瞋、痴、慢、疑称为五钝使,见惑叫五利使。我们的烦恼,主要是这五种贪、嗔、痴、慢、疑,也是每个人都有。贪心表现为爱,强烈的爱;嗔心表现恨,强烈的恨;我慢,就是自大;痴就是无知,无明,怀疑之心,这个怀疑主要是指对佛和三宝的怀疑。目前这个时期,烦恼炽盛,人的修养很差,表现为贪、嗔、痴、慢、疑,再加上前面五个见浊,两大类交织就形成了一张大网把你牢牢地罩住了。

  然后是“众生浊”。众生各种各样,都染污了,像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六道的众生,本身是不净的,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头到尾都是不净的。跟极乐世界相比,极乐世界的人民全部都从莲花中化生出来,全部都是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我们这里,一出生有黑人、白人,有健康、不健康的,有男、有女,有人、有畜生,这就是众生浊。

  然后是命浊,“命”指从生到死的一期。我们的生命很脆弱,生病、各种灾难都造成夭折,容易死亡,命浊这是第五种。

  诸佛称赞释迦牟尼佛能在这个五浊恶世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现在不要说去成佛,我们来到五浊恶世,大多数只是为了活下去。按照这个世界的规则,我们教育孩子也是为了让他(她)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的工作,嫁个好人,或者娶个好人,买一个好的房子,找个好的工作,或者到好的地方玩一玩,这是普通人的想法。有些人对自己执着不那么强烈了,就会想照顾好家人,让家人幸福,有一点孝心的,会想到让父母过上幸福生活。当然更多人,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能更幸福一点,比别人更出息一点,再大一点的目标,就是要为一个地区的人民谋幸福,但是这些目标离成佛还太远了,很多人甚至想都没有想过。

\

  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五浊恶世”之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非常的不易。但对现代人来说,“成佛”只是一个传说或者是一个神话,没有觉得“成佛”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对“成佛”感觉到陌生,对“成佛”的真实感到怀疑,那你怎么会去追求呢?释迦牟尼佛成佛太少见了,我们都不认识,不懂去体会他的珍贵性,也就没有难易的感受,觉得“成佛”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我们通常到庙里拜四大天王,拜观世音菩萨,只是为了求他们保佑,不会想我也要成为菩萨来利益大众,这个目标离我们太远。所以只有十方佛才能真正体会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不易,是为甚难希有之事,而你只有体会到佛的珍贵,才会去珍惜他讲的法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