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产业的本质与规律

时间:2019-08-21 09:19:53作者:阅读次数:

心经心经全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 引言

1. 1宗教市场论

近年来,宗教市场论已成为研究宗教问题的一个热点。“《信仰的法则》一书系统阐述了宗教市场论的基本内容:宗教系统与经济系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宗教市场的构成包括现有和潜在的信徒需求,寻求服务这一需求的供应者和各种各样的宗教产品。在宗教市场上,人们的宗教需求长期来说是稳定的,宗教变化的主要根源取决于宗教产品的供应者。如果宗教市场完全受市场驱动,没有外在管制,就必定导致宗教的多元和竞争,进而产生热切而有效的宗教供应商,提供优异的宗教产品,进而促进人们消费宗教的水平,出现宗教的繁荣。相反,如果宗教市场由国家垄断,必定产生懒惰的宗教供应商和无效的宗教产品,进而降低宗教的消费水平,引发宗教的衰弱。”

宗教市场论引导人们把宗教现象的解释与预测作为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来分析与研究。

1.2佛教的本质

佛教的本质意蕴存在于佛教经典之中。佛教经典数以千计,然而其中心思想要点全息一律:如是,不二,离相,无我,自性,是经。我们以佛经金刚经》、《坛经》经文为例示证。

如是。“如是降伏其心”,“如是生清净心”,“如是布施”,“如是观”,“如是我闻”,“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这里,如是,就是顺势随缘,身安心净。一方面,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应事物演变的趋势;另一方面,心净不染,竹影扫阶尘不动,空月穿海水不惊。

不二。“不增不减”,“不取不舍”,“不善不恶”,“不生不灭”,“不二之法即为佛法”,“不二之性即为佛性”。一切相互共轭的事物:物我,佛俗,善恶等,皆非此,亦非彼,而是超越于此彼之上的空无。不二是佛学的根本模式:第一步,站在俗的立场上观察,第二步,站在佛的立场上观察,第三步,超越于俗佛之上,扫除一切计较区别,各归其自然本然,实现其本来面目。

离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离一切相即见如来”,“于相离相”,“菩萨于法不说断灭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不名真菩萨”。离相的实质是面对一切境界,不生关联,不进行逻辑模式推演或模型理论模拟的操作。相就是相,心灵不对境相进行变换切转沟通测控,由“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至“见山只是山”。

无我。“知一切法无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这里,一是无我之既有的相对知识,二是无我之作为观察世界的参照系。

是经。“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中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乃至四句偈等,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称、不可量、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法皆从是经出”,“当知是经文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是经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有人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又若有人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是经,尔此福德胜前福德”。

自性。“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自性能含万法”,“持用《金刚经》,识自心,见自性,直了成佛,莫向外觅”,“一切般若智,世人本自具有”,“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自性本佛,离性无别佛”,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心来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众生成佛”。“努力自见勿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就是说,自心不执著任何事物,甚至包括佛法、包括空寂。“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亦莫著空枕寂”,“一念绝即别外受生”。“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

总之,佛经教传的关键点,就是:对人的心灵姿态进行给定模式的操作——“如是”,“不二”,“离相”,“无我”,“持经”,使之适合于本佛自性的显现——“见性”。也就是“见一切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是“直了成佛”,也就是“一念悟即至佛地”。这是人类社会所有操作中最具本质性的操作——“变更命运”的操作。

并且:“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在外求”;“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皆得成就无边无量功德”;“若有人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又若有人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是经,尔此福德胜前福德”。这就是说,“持经”、“识心”、“见性”、“传法”,是具有极大的财富增值的行为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

所以,佛教是人的心灵姿态操作模式,佛教以成就人的自性顿悟成佛为宗旨,佛教是搭载于人类社会的产业系统——生产佛。生产佛(不包括供养佛)所伴生的功德是一切俗世行为所不可及的;生产佛(包括供养佛)所伴生的福德远远大于“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如此说来,佛教是超高效益的产业系统,佛教是超大福利的经济模式。

然而,佛教产业的超高效益和超大福利同时又具有不可验证性——佛界与俗世是隔绝不可测的。于是,佛教产业又具有超大风险性。这样一来,佛教产业的运营完全建立在人的佛教理性基础之上。

本文论述佛教产业的性质与规律。

2.佛教产业的性质与规律

2.1佛教理性:

经济学的理性人原理说,经济人以自身收益代价比最大化为原则来设计和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持有资源配置模式。这里的收益,是经济收益。然而现实经济社会中,支配人们的行为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设计与选择的,不仅是经济收益,还包括其它一切收益,如道德收益(为了成全某种道德责任,不惜放弃一些经济收益而成就这一道德实践),角色收益(为了实现某种角色的认证,不惜放弃一些经济收益而成就这一角色实践)。这其它收益如同经济收益一样参与经济人的利益权衡。也就是说,经济人的收益代价比最大化,不是纯经济收益代价比最大化,而是所有各方面收益权衡综合最大化。“变更命运”这一根本性的利益,当然位于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思考也就是理性思考之中。

认识到佛教能够“变更命运”:1.或者持经识心见性传法功德圆满筑就自已佛的世界而自由无限美妙永恒,2.或者供养佛信仰佛敬奉佛传承佛无所住行于布施而转世轮回福德美满,并以此为参照权衡自已行为模式或资源配置模式的设计与选择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是具有佛教理性。佛教理性是支配人们就业于佛教产业(如佛僧)或从业于佛教产业(如居士)的基本驱动源。

佛教理性依赖的是信仰。因为佛教的各种功能在俗世参照系是不可测的。就业于佛教(以就业于佛教作为满足变更命运这一需求的方式)这一投资是一个极具风险的行为模式或资源配置模式的选择。

作为对比,在经济人理性之中除了与经济利益相关联的经济理性、与变更命运相关联的佛教理性等,还有与社会责任相关联的道德理性。

由于交易费用大于零,社会经济运行中一些方面会出现制度失灵,使经济运行不效率或不公平,也就是使经济运行程现偏离帕累托最优态。

\

为着弥补制度失灵对帕累托最优态的离偏,需要一种类似于制度的机制,来辅助保障社会经济运行的秩序,保障交易费用不为零情况下社会经济运行的近帕优态。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化中,所实行的这种机制,就是道德。道德是通过心灵对人的行为模式的规范。它不需要制度的强制,不需要它人的监控,它是经济人自身心灵理性对自身行为模式的界限,这心灵理性就是站在社会整体实现帕累托最优态的立场上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也就是道德理性。

比如,制度监测费用过高时,制度系统无法监测自己行为模型的选择时,自觉地遵守制度,这就是道德理性;

比如,制度戒备费用过高时,制度系统无法戒备自己行为模式的选择时,自觉地不违反制度,这就是道德理性;

比如,制度制裁费用过高时,制度系统无法清算自己行为模式的选择的外部不经济效应时,自觉地弥补自己行为模式导致的外部不经济效应,这就是道德理性;

比如,制度完善费用过高时,不待制度完善,自觉地在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兼顾社会整体的利益最大化,这就是道德理性;

比如,当自己小的代价能换取社会整体大的利益,尽管自己不能因此获利或获利甚少,也选择这一行为模式,这就是道德理性;

比如,当自己大的收益会带来社会整体巨大的损害,尽管自己能够因此获利,也选择放弃这一行为模式,这就是道德理性。

总之,道德理性是对制度失灵、社会经济运行由于过大的交易费用包括渠道费用和制度费用而离帕累托最优态的弥补。道德理性根源于人的社会责任心,这种社会责任心就是人的道德理性:力图以自身行为模式的选择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更大化。这也是道德的本质。

人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既存在相互冲突,也能够共轭合一。权衡两者的比重分寸,表现为社会道德水平。

不论制度或道德,皆是人们维护社会经济运行于近帕累托最优态的制约机制,是为着实现个人、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模式选择的导向。没有制度的社会是不可公平、效率地运行的,没有道德的社会也是不可公平、效率地运行的。道德同制度一起,构成社会经济运行秩序的保障,促使社会经济系统处于尽可能公平、有效率的运行姿态。

道德理性与佛教理性一样,都是经济人理性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形式。经济理性着眼的是与个人相关联的利益极大化,道德理性着眼的是与社会相关联的利益更大化,佛教理性着眼的是与命运相关联的利益最大化。

2.2佛教需求

经济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或周期重复或一饮而足或繁衍发展或消减隐退,所有这些需求的满足,从中国哲学原理上讲,就是共轭合一(如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形神合一),顺势尽性(如畅通谨守,采真驱邪,物类相聚,全息映照,听天由命,因地制宜),成人之美,救人水火。如,食泄衣居的满足,生老病死的操办,交际游戏的扮演,生产交易的合作,集团利益的竟争,这些都是经济人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都是暂时的、这些需求的欠缺都是永恒的。人们因此产生了更高级的需求:解脱俗世的苦难,筑就来世的前途。这是要求变更自己的命运。这一高级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本质的、永恒的需求。

佛教(及其它宗教)宣称它(们)能满足人类社会的这一无法满足的需求。从而,人们的这一需求,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对佛教的需求。由上述分析可知,人们对佛教或其它宗教的需求始终是存在的:或潜在于无佛教供给的社会,或显现有佛教供给的社会;或昌盛于佛教供给充足的社会,或凋落于佛教供给欠缺的社会。一句话,佛教需求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本质的、永恒的客观存在,而佛教供给决定了佛教需求的实现。并且,国家佛教政策影响着佛教供给的生产成本、交易费用从而变异着佛教需求的实现状态、满足水平。

2.3佛教供给

佛教的本质是生产佛。而这佛的原胚存在于每个人的自性之中(“自性本佛,离性无别佛”)。于是,佛的生产,就是唤醒这些沉睡之佛,就是操作人的心灵姿态,也就是操作自性之佛种的生存气候(心灵姿态),使之在合适的气候之下繁衍出自己的佛的世界(功德增长:“见性是功,平等是德”),也就是持经识心见性传法,就是净心(如是、不二、离相、无我)见性(见如来)。“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一当见性成佛,则人的命运就得以变更:1.有了一个自已的自由无限永恒美妙(功德无边无量)的佛的世界。(传法效用在于增加功德,扩展自己的佛的世界,见《维摩诘经》。)2.不再依赖于转世轮回于有形之人体这一苦难之源。(“世人生死事大,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

为着生产佛,就要弘传佛经、佛法、佛师的教诲。佛教供给的本质是佛法的传承,是佛经的解说,是佛祖教诲发扬光大。也就是提供“见性成佛”的“理论与技术”。有了佛经或佛法或佛祖的教诲,在寺在家皆可净心(如是、不二、离相、无我)见性(见如来)。“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具有”,“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关别,只缘速悟不同”,“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佛师佛祖就是开导众生见性成佛的佛法供给者,也就是佛教门派创建者。

佛教供给有多个层次:一是佛师的供给,比如,有慧能为三十三祖的佛师诸经禀传序列,“从上诸祖,各有禀承”。二是佛僧的供给,比如,历代高僧翻译、诠释、解说佛经的典籍浩如烟海。三是居士的供给,比如,众多学者身份的居士著书立说,研究传播佛家学说。四是香客的供给,比如,各个寺院的香客礼佛进香的行为本身即是佛教思想本质意蕴的展现形式之一。五是学者的供给,比如,一些为着俗世价值或目的进行佛学研究的学者的学术活动,客观上实践着佛教供给。

佛教的供给有多种形式:以寺庙为中心,以传媒为载体,以佛师为形象,以佛经为意蕴。

\

佛教的供给有多种模式:比如佛教门派之一的禅宗,以持经识心见性成佛模式进行佛教供给。各种佛教门派的佛教供给品种(各种版本的佛经,佛法,佛师教诲的诠释和解说及实践模式操作要义)是与时俱进的。其创新原则是:迎合现世,保障本质,共轭合一,顺势尽性,深入浅出,简明易行。比如慧能对佛教思想的发展,比如百丈的清规戒律的创建。百丈禅师的清规戒律,使佛教产业的制度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从而降低佛教产业的交易费用,提高佛教产业的生产效率。如改革佛教徒僧众们以乞化为生的依赖性,以集体从事农业生产,达到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如集中修持,以导师制来领导学者,从事知行合一的实证佛学。如消除刻板的宗教仪式,以身心实践求证,完成人性佛性的心佛平等,以适合中国文化和国情的清规,取代一部分印度化的戒律,建立群众和个人行为道德的标准。

佛教供给有两个方面:一是普及佛教理性,提高佛教供给的营销水平,从而增加佛教产业的就业人数;二是深究佛经,提高佛教修持方法的教育水平(佛的生产的科技水平),从而优化佛的生产模式。

可以这样说,佛教是一所开放的大学,其毕业生就是见性成佛的修佛者;佛教是一门产业,其产品即见性成佛的觉悟者。而且,佛教产业有两个层次:一是整个佛教系统,其佛法的传承搭载于人类社会;一是每个修佛者个人,其自性的觉悟搭载于自身生命。因些,佛教产业是耦合嵌套于人类社会和人类生命的经济系统。这又决定着佛教产业有两个方面;一是系统(佛教整体或修佛者个人)运营的维持,一是系统(佛教整体或修佛者个人)功能的实现。

佛教的供给是佛教产业供需矛盾的主要的方面、决定的方面、主动的方面。

3.结论

综上所述,佛教是生产佛的产业,佛教产业以佛教理性为基础,佛教产业的一切结构与过程的设计与选择,皆根源于佛的生产机制。(信息来源:摘自《法源》)

编辑:小月

本文链接:佛教产业的本质与规律

上一篇:净空法师:怎样才能照顾到家亲眷属

下一篇:净空法师:身体是工具

经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