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好坏之分,意有善恶之别,如果问你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算是好人,什么样的人算是坏人?这时你的心中一定有所谓的标准。可是如果再继续问你:好人做过坏事吗?坏人做过好事吗?你认为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恐怕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每个人都需要在心中好好的盘算一番了。
没错,严格的来说,好和坏之间并没有完全明显的界限,一个好人不可能总是做好事,没有一丝坏的举动甚至于想法,而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不可能泯灭他人性中最基本的良知。所以,好和坏,善与恶,是相对应的,同时又是随时都可能互相转化的。我们学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从心里断除这种分别,对于一切众生都报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来看待。
一天,一个小沙弥就抱着这样的疑问来问禅师:师父教我们要普度众生,对于那些彻头彻尾的恶人,还要度化他吗?禅师没有直接回答,拿起笔写下了一个反写的“我”字,问道:这是什么?小沙弥回答:这是“我”字,不过写反了。禅师翻转过来再问:这个呢?小沙弥说:这是“我”字。禅师问:那刚才那个反写的“我”算不算字。小沙弥一口回答:不算。禅师追问:既然不算字,我刚开始问你的时候,你为什么说它是“我”字。小沙弥被问糊涂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禅师解释道:你开始说它是反写的“我”字,是因为你认识“我”这个字,所以知道它写反了。如果你原本就不认识它,我告诉你它叫“我”之后,你以后看见了正着写的“我”,就会说是个反写的“我”了。同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我们不应该对外界的他们产生分别之心,而应该反过来问自己,自己能否认识到他们的“本性”,当你能一眼看出他的本性,并将其真正的本性呼唤出来,众生便不难度化了。
佛教导我们要慈爱,度化一切众生,好人,容易救度的要度;坏人,不容易救度的则更需要度。所以佛家有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中的众生痛不欲生,他们才更需要救度,人人都挑软的柿子去捏,那个硬的留给谁去呢?一句俗话:宁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处于真正的困难,恶习深重的人才更需要帮助和救度,这就是佛法的慈悲精神。
盘圭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弟子众多,可是却出了一位喜欢偷盗的弟子,经过禅师的多次教诲,该弟子仍然不改恶习,屡次三番的偷盗之后,都被找上门来的失主大肆羞辱,并要求禅师严加管教,并狠狠的给与惩罚,可是禅师却每次都像没事一样,轻易的饶恕了他的罪过。其他弟子们都觉得十分羞愧,认为他败坏了寺庙的规矩和风气,应该被罚下山,可是禅师始终都没有同意。弟子们联合起来集体抗议:如果他不下山,我们就都下山去了,不再做禅师的弟子。禅师见时机成熟,便叫来所有的弟子们,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弟子,能守好戒律,明辨是非,我很高兴,可是他(指那名经常偷盗的弟子)还不能做到,你们可以排斥他,可是每个弟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平等的,我有责任和义务教好每一位弟子,如果我不管教他,那谁能管教他呢?弟子们听后,都被师父的仁慈所感动,而那个喜好偷盗的弟子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并发誓再也不偷盗了。
善恶是相对的,善恶只在一念之间,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运用自己的智慧,那么就算是恶贯满盈的犯人也会被真正的感动,而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佛说:放下屠刀,就可立地成佛。人之初,性本善。哪里有真正的恶人呢?不过是沾染的恶习太重,时间太长,被蒙蔽得太久而已。只要心中时刻装着他人,为人着想,什么样的人都能得度。
本文由“修善无上”原创独家发布。欢迎留言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