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心经问答网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
主页/ 佛本生故事/ 文章正文

从烦恼看人修持的境界

导读:从烦恼看人修持的境界 现在人都喜欢谈烦恼,学佛也是因为烦恼,那其实烦恼有分三个层次,就可以看个人修持的境界。第一层次,就是一般人讲的,为了世俗生活而烦恼。为家庭,事业,孩子,婚姻有种种烦恼。可是观...
从烦恼看人修持的境界

现在人都喜欢谈烦恼,学佛也是因为烦恼,那其实烦恼有分三个层次,就可以看个人修持的境界。

第一层次,就是一般人讲的,为了世俗生活而烦恼。为家庭,事业,孩子,婚姻有种种烦恼。可是观察一下,有这些烦恼的人,往往不是因为没有钱的原因。或者因为没有诵经的原因。有的人也诵经,但他烦恼他公司,钱不够多,事业不够发达。也许他钱很多了,但仍然烦恼。所以每次念经,就回向说,让我钱多多,父母平安,身体健康等。这个是很浅层的烦恼。如果你一直学佛布施,却只为了这个事情烦恼。说明两点,第一个,本来福德很薄,他本来经济困难,身体不好,又加上生病等。这就是他福德薄的缘故,应该多念地藏经,忏悔过去世没有布施。第二种原因,他的灵性生命没有成长。人的生命包括肉体生命,心生命,灵性生命。他的灵性生命没有成长,虽然有很多钱,但总觉得不够。这就是第一层境界的烦恼。

这一层境界的人,很注重物质享受,他以享受物质为快乐,所以他的生命没有觉醒。这类人,包括很聪明的知识分子,也属于这类人。因为知识过于丰富,使他一直开发大脑,灵性就蒙蔽了。

那第二层境界烦恼,像佛陀,或者祖师大德,他们福报很大,所以他们不会为了生计而烦恼。但却为了灵性生命而烦恼。这种人,有个特征,就是专门想着,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活着有什么意义。他就想不通,但却特别喜欢想。这类人的灵性生命很旺盛。就像佛陀一样。

这类烦恼的人,一般都是修行人的份,他想要解脱,一般来说,不入佛,就入道。我们真正的故乡,是灵性生命的故乡。你要进入灵性生命故乡,是迟早的事情。每个人入的方式不同。你去观察,有的人钱赚了很多,但有时安静下来,就会问:我这样子生活,是对吗?钱这么多,到底有什么用,该要怎么花。这就是灵性生命在考问。

一般人,钱很多后,他就迷茫了,要么他就挥霍,要么他就就容易走向修行。福德跟上来后,他就容易觉醒。佛说每个人都有佛性,这个佛性,就说每个人都会觉醒,都想着回到自己生命的故乡。

第二层境界的人,他慢慢的就放下了物质享受,他更追求灵性的快乐,也就是法喜。注重物质享受的人,色身是很粗糙的。而注重灵性生命开发的人,他的六根,就非常敏感。就像宣化上人,他很小时,看到路边死了一个小孩。不会动了,他就问家人,是怎么回事。家人说,他死了。他又问,什么是死,怎么样才能不死。这个是宣化上人讲的,他从小就去追寻这些问题。

像第二层烦恼破除的人,就是找到了他的生命坐标,他知道了,我要修行了。那找到了,又有烦恼了。第三层境界的烦恼,就是为了实现灵性价值,而产生的烦恼。

世间人都喜欢自己活得有价值,但他们的价值很肤浅,都是停留在表面上,或者不坚固的。也是金刚经讲的,如梦幻泡影。或者说的,江山辈有人才出,他的价值,是可以被取代的。为什么呢,这是外在的价值,外在的生命。那修行人,要开发的,是内在的生命和法喜。

像虚云老和尚,他一辈子都是没有笑容的,他不开心吗?他一直都在为佛教,为祖庭而起烦恼心。所以说,修行人不是没有烦恼,只是他烦恼的价值不同。他一心都在为众生而烦恼。所以许多祖师大德,都发愿自己死了后,下辈子接着再来度众生。这个祖师不好当,像地藏菩萨一样。

那这个烦恼呢,也要念地藏经。菩萨度化,要有方法啊,发起度人的心,还要有方法,有技巧啊。那地藏经就派上用场了。

为什么我特别推崇地藏和观音菩萨,因为娑婆世界嘛,这两尊菩萨最有缘。你不找最有缘的,那还找谁?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