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心经问答网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
主页/ 佛本生故事/ 文章正文

佛教里的情想,情和想分别是什么?

导读:佛教里的情想,情和想分别是什么?唉,这个问题很明显啊。既然看了楞严经,就应该知道“五蕴”也就是五阴。五蕴中的“想”是指“浮想”,而“情”大多是“受蕴”产生的第一种反应。情多则堕,想多则升,情想参半...
佛教里的情想,情和想分别是什么? 唉,这个问题很明显啊。既然看了楞严经,就应该知道“五蕴”也就是五阴。五蕴中的“想”是指“浮想”,而“情”大多是“受蕴”产生的第一种反应。情多则堕,想多则升,情想参半,则生人间。这几句话,是说在“三十三天”这个体系里面,升入“天界”,多半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视“想”,也就是重视理性,而堕入恶道,多半日常生活中,过于情绪化,太过冲动,所以行事多有违悖,造成堕入恶道。那么,情与想的区别是什么?很简单:喜怒哀乐,怨憎啬狂等等,是“情”,也就是情绪化的东西;知识、观念、认识、理论、方法、观点、经验等等,就是“想”,是有一定体系性质的结论性的东西。而“能想”的这种“功能”,能够进行思维的这种功能本身,不是经验,也不是理论或者观念等等,观念、知识、认识等,是由它“生”出来的,这种功能本身,就称之为“行”,也就是五阴中的“行阴”。这种“能想的功能”,也就是“行阴”,它又是从另一个更为根本的东西中生出来的,这个东西,就是“识阴”,也大致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阿赖耶识”。以“五阴”的体系进行修行,那么层次很清楚:1、如果能够不被外界的环境或者物品的“颜色、大小、气味、形状……”等等所干扰了(如,吃东西的时候“挑食”,就是在被干扰),那就突破了五阴的第一重“色阴”(物质本身的属性);2、如果能够不被内在的种种情绪(比如上面列出的种种情绪)所困扰了(如,是什么“情绪”,导致你“挑食”?),那就突破了五阴的第二重“受阴”(感受物质属性的那种功能);3、如果能够不再被种种的经验、理论、见地、学识、观念、认识、主义、方法、知识……等等所困扰了(如,看到种种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的佛教教理,心里面不再会有疑惑,更别说去“批判”,批判,就又堕落回到了“受阴”即情绪中去了),那就突破了“五阴”的第三重(想阴)(属于“记忆”的功能)。4、如果能够不再被逻辑困扰,或者睡眠与清醒之时的状态能够“恒一不变”,就突破了“行阴”,即突破了“能思考”这种功能本身的局限。5、如果能够彻底明了事物的本源,彻见万事万物的“本性”,则就深入到了五阴中的“识阴”,或者说是回归到了“阿赖耶识”。在上述次第中,想阴的突破,是一个重要关口与分水岭——按楞严经所说,想阴之下,受阴与色阴中的无论任何境界,都是“魔境”,而想阴之后,行阴与识阴中的任何境界,都不再是魔境——当然,也未必是“佛境”,所以佛陀讲到这里,用了一个新词汇“外道”。真正的外道,并不是魔道,它也是一种道,只不过不是佛所讲的道。所以,佛家中“外道”这个词并非贬义,恰是褒义,是佛认为这些道也不会再有错误,只不过还不是佛所倡导的那条道。按楞严所讲,要突破生死,至少也得达到行阴——即突破“思维功能本身”的限制,否则,是不可能突破生死的。以上所说,超出了楼主所问的“情”“想”的界限,多说了一点点。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分界线,比如“老年痴呆病”患者,他还有是“行阴”,即,生命还存在,并且还有“思维”的功能。但他的“想阴”坏掉了,原有的一切“记忆”,原有的一切关于理论、认识、经验甚至姓名、名称等等东西的“记忆”都坏掉了,但“能思维”的这个功能还没有坏!所以就体现出“老年痴呆”来了。比如他会问你“我住哪儿?这是哪儿?”,思维功能明显还在,也就是行阴还在,但“想阴”坏掉了。如果读清楚我上面所说,那就不难理解“物”“情”“想”“思”“性”几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写得有点长,谢谢有耐心看完。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