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心经问答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佛教寓言故事/ 文章正文

佛典故事:随顺远离之道

导读:佛典故事:随顺远离之道过去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诸比丘:「凡是在寂静处修行的比丘,不论是在空地、林中或树下,都应当作如是修学——自我观察思惟:心中是否有爱欲的贪念生起呢?假使...
佛典故事:随顺远离之道

过去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诸比丘:「凡是在寂静处修行的比丘,不论是在空地、林中或树下,都应当作如是修学——自我观察思惟:心中是否有爱欲的贪念生起呢?假使不能自我觉察,面对外在境界或面对喜爱的境相时,仍会生起贪爱的欲望,而这种爱欲之心是违背远离之道的。

譬如有一人用尽全力划船,努力地逆流而上。可是,只要他稍有疲惫、懈怠,船便会倒退而行,顺流而下。

同样地,比丘们若思惟净想之时,还会生起爱欲之心,是因为修习低下的方便法,行持不够淳净,所以仍会在爱欲中漂流,无法得到法益;由于心不寂静,心不专一,在净相中而生爱欲,随着这些境界流转、动荡,违背了远离之道。此时,必不敢自谓已远离五欲而得解脱。」

「如果比丘在空地、林中或树下,作如是思惟:『我的心是否已远离爱欲了呢?』这样的比丘在面对喜爱的境界时,就能觉察自己的心而远离这些境界,随顺趣入远离之道。

譬如鸟的羽毛,一入火中就会卷曲,无法舒展。同样地,比丘若能远离喜爱的境界,就是随顺远离之道。」

「比丘应当如此了知,若于修习各种方便法门时,心无懈怠,得到寂静、止息和安乐,行持淳净且一心专注,能远离喜爱的境界,并且随顺正道修行,便能说:『我已远离五欲而得解脱。』 」

舍利弗尊者开示毕,诸比丘闻尊者所说,法喜充满,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十八》

省思:

《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故知,贪欲为诸苦之因,若能断除贪欲,则一切法无所依止,就能心无所住,不会为物所拘。面对境界时,若疏于觉察、觉照,则易起爱欲之心;若能严加觉察、觉照,则能远离爱欲,心无挂碍,清净自在。

(转)

推荐几篇很好的文章:“从佛经中看什么是见性”、“从佛经中看什么是闻性”、“从佛经中看什么是六解一亡”、“《楞严经》精华篇:七处征心”、“《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王菩萨开示的唯心识观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