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心经问答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贤清法师/ 文章正文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二

导读:《法性基础》之二十二—— 2013年1月25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课程的第一部分由学员来分享。  第一位学员东北组学员齐雪分享:  (齐雪:首先感恩网院!感恩法师给我这个分享的机会。自参加网院的学习以来是第一次在这么多的师兄面前参与分享。我学习佛法时间不是很长,对于《心经》的见解也大多是从各位大德的资料中看到的。在此就借花献佛,以此来供养法师和大家。  观自在菩萨...

  《法性基础》之二十二

  —— 2013年1月25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课程的第一部分由学员来分享。

  第一位学员东北组学员齐雪分享:

  (齐雪:首先感恩网院!感恩法师给我这个分享的机会。自参加网院的学习以来是第一次在这么多的师兄面前参与分享。我学习佛法时间不是很长,对于《心经》的见解也大多是从各位大德的资料中看到的。在此就借花献佛,以此来供养法师和大家。

  观自在菩萨又叫“舍利子”道:这个许多的“法”,都是“空”的“相”,既然都是“空”的,还有什么能够“生”出来,还有什么能够“灭”呢?所以说:“不生不灭”。既然没有“生”、没有“灭”,都是“空”的,那么还有什么叫做“垢秽”?有什么叫做“洁净”?有什么可以“增加”?有什么可以“减少”呢?所以说:“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下面就谈谈我对“不垢不净”的理解。

  2006年在各大频道热播的大型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相信有很多人都看过,不知道里面引用的一首偈子大家是否还记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当时也不知道是六祖大师慧能写的,至于前两句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懂。只觉得后两句挺有意思的,本来就啥也没有,还去哪招惹尘埃啊!后来在网上查了资料才知道,神秀大师还有一首类似的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的见地和慧能大师的自然没法比,但我觉得“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挺适合末法时代的我们。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真心本性早已让物欲、名利这些东西所蒙蔽,如不能反省、拂拭又怎能摆脱五蕴的蒙蔽?又怎能明心见性?其实我们人的“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正是因为被五蕴迷惑了才变成垢秽的。能够把五蕴看空了,本性就自然发现出来了;本性发现出来了也就清净了,没有什么垢秽了。既然没有什么垢,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净,所以说“不垢不净”。

  如果时间够还想说点自己的感受,有的书上写道:心思迷惑不清净叫做垢。净是相对于垢说的,有了垢才有净。有一件事我挺不解的,为什么有些去寺院的义工和发心出家的居士,寺院都会安排他们先去清扫厕所,还美其名曰是集资粮,而且干得的人倒是蛮欢喜的。寺院本是清静之地,怎能让人去打扫最脏的厕所呢?后来看了贤书法师的博客才略微的了解一点,厕所之所以埋汰,罪魁祸首还不是我们自己?这些最肮脏的东西不正是从我们自己的体内排出来的吗?要是没有我们何来的厕所埋汰啊!要觉得厕所埋汰,还不如说我们自己是最埋汰的。所谓的埋汰还不是我们的心在作怪,如果我们的心是清净的、没有尘垢的,又何来的干净埋汰呢?)(学员齐雪分享完毕)

  法师:刚才齐雪分享的思路比较明确,中间引用了神秀大师、慧能大师的偈语。跟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修学佛法的侧重点,包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了分享。关于她的分享有问题吗?暂时没有啊。那么我们继续第二位同学分享,分享完以后如果有什么问题大家还可以集中讨论。第二位分享是傅同学(以下简称傅)。。

  (傅:《心经》第一句我就遇到问题:“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法师:稍微调整一下,把麦克靠自己近一点。网上可以听到吗?

  (傅:“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这一句话就是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我在考虑就是把那个“是”给省略了。)

  法师:把什么省略了?

  (傅:一般的文本中把“是”省略了。)

  法师:哦,是!“舍利子,诸法空相”,把“是”给省略了。

  (傅:我自己觉得这里的“舍利子”应该是一词两义的,他既是“舍利弗”人的这个称谓(法师:嗯),第二个是作为一个金刚不化修行圆满的舍利子。

  这个“是”在西方就像be动词不可省略的,因为be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我看很多翻译都把是放在后面,诸法是空相的。但是我感觉这种翻译有问题,语法中有宾语前置,譬如:“波罗蜜”波罗是彼岸的意思,蜜是到意思,“波罗密“即是“到彼岸”的意思。这里舍利子是诸法空相,如果翻译成诸法是空相的,这就成了系动词前置,语法结构中没有系动词前置一说。所以我认为这里舍利子应该是一词两义。它既是指舍利弗这个人的称谓,又是指修行圆满的舍利子,达到这个境界既是一种精神的又是一种物质的;既是色又是空,是色和空的一种结合体。我是这样理解的: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之后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

  法师: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傅:修行到诸法空相境界之后而得到的一个结果。我是这样看的。)

  法师:那这里的是就成系动词了,如果是系动词的话,那么主语是谁?

  (傅:就是舍利子。)

  法师:就是舍利子,所以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傅:《心经》讲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缘起,一个是性空。缘起就是讲色相;性空,就是讲空性,本质的东西,这里“诸法空相”就已经不仅是五蕴,因为它是一切法,前面说“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色、受、想、行、识。这时诸法应该包括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因缘和合而成都是一种假相,其本质是性空。

  下面的几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从三个层次来说明这个问题。弘一法师的解释,“不生不灭”是从体上来说的,“不垢不净”是从相上来说的,“不增不减”是从用。有的法师说“不生不灭”是从体上,“不垢不净”是从质上,“不增不减”是从量上。这里主要参考弘一法师解释。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三个“不”主要还是在“不生不灭”。净空法师解释说反应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不生不灭”是说我们凡夫的境界,凡夫看到的境界是有生有灭的,世尊就解释说事物本性是不生不灭的,这一层是对凡夫俗子说的。“不垢不净”就是四谛——苦集灭道。苦集是入世之污染为垢,灭道是离世之清净为净。不垢不净此为二乘境界。

  到了第三个层次“不增不减”,是一种不够究竟圆满的菩萨的境界。“不增不减”是随着修道的道力的逐渐增加,便有个执著,认为道力的逐渐增加,烦恼逐渐的减少,净空法师认为这是佛给修行不够究竟圆满的菩萨讲的。

  如果从几个阶段来讲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此岸就是我们凡夫,到入流和中流阶段就相当于从二乘的角度说的。还有一个就是见到彼岸而没有上岸的,就是不够究竟圆满的菩萨境界,最后到达彼岸就是佛的境界了。如果从弘一法师的三个“体、相、用”来分,我认为第一个境界应该是修行不够圆满的菩萨的境界。这三个中“不生不灭”是一个大的概念,就说修行以后达到一定境界以后,可以达刹那间瞬间永恒的这样一个境界,就是比四禅八定的定境界还要往上的一个境界。

  “不生不灭”,佛说事物的空性,它本身是圆满自如的,它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是一个大的概念。我认为这是佛对修行还不够究竟圆满的菩萨说的。

  “不垢不净”则是二乘的境界,这就像刚才那个师兄说的,神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点染垢这样的一个层次境界。

  “不增不减”第三个层次应是最低的凡夫境界,就是说我们刚刚开始学佛的时候,随着学习的增长、知识的增长、道力的增长,我们的烦恼逐渐减少,这里我把它颠倒过来,提出我个人的见解。

  如果是用到王国维的几个境界,我认为那恰恰说的是看山的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凡夫俗子初始最低的一个境界,应该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第二个境界应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境界;第三个境界是“不生不灭”的境界,就是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说已经看到彼岸了,但还没有登上彼岸这个境界,我认为是这样一个过程。

  佛家的空性,在这我讲个故事,北大宗白华老先生,他是美学家,研究生给他的论文,他一般把它们锁在抽屉里。让学生放空这篇论文,先去美术馆看美展,去参加有关艺术的一些活动,过一两个月以后再拿出来让学生自己来改。这就像是一个很经典的禅宗故事:一个来学禅的,禅师给他倒水,已经溢出来了还要往里倒,因为你本身的杯子是满满的一杯水,你不空怎么能够接纳新的东西呢?

  宗白华先生也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空杯的心态,经过一些学习积累和实践活动,他自身就体悟出来了,自己就能改了。我认为这就是说只有“空”才能接纳万物。佛家讲万法皆空是一个最高的境界,是一个”空“的境界,这个空不是偏空、断灭空和离有之空,而是即有即空,离空有两边之空,我们学佛就是要体会这个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空性。佛学深奥无比、博大精深,我们学佛亦应探寻究竟精修不止。

  最后借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这位美学家的这段话也是充满美的:“悠悠的过去是个漆黑般的世界,我们之所以认识这个世界,全赖于艺术家和思想家播下的点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惜这些星光,努力散播些星光,去照耀那与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吧!)(众鼓掌)(学员分享完毕)

  法师:我们在这要不要问一个问题,到底谁的理解是对的?谁的可以做为一个标准?这个问题我们要不要问?不用吧?不用(法师笑)。这一问,排他性就出来了,异啊就是各种观点、各种看法彼此之间的相互兼容性就没有了。

  我们现在学习佛法,可能总会有种期待,这种期待性的思维通常是从上学时延续下来的。现在老师讲课,一般情况下讲的基本上都是比较成熟的看法。首先教材是比较成熟的理论,老师更多的是把这些现成的理论告诉我们,而且考试时一般都有标准答案。所以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的教育模式,我们都有一个心理惯式——就是要有一个标准!任何一句话的理解,如果没有一个大家都信服的、权威的做最后的盖棺定论的话,我们心里是没有底,这句话到底理解为什么?这种心理模式是有的。

  刚才听宗白华老先生对学生教育方法的时候,我觉得这里是很有启发的,作业不是老师改、老师评分。尽管现在我还是给大家评分,但这是无奈之举。这是一个启发,第二次的作业已经开始写了,过一个月,或者说把第三句学完以后,再回过头来自己给自己评分,重新看自己心得,自己可以给自己打多少分,这倒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

  这里其实体现到我们的生命,刚刚讲的一种空的精神,我觉得说的更多的是一种自新的意识。这个自新的意识就是每天我们的生命有没有新的东西进来,同样一件事情,同样是这四个字:受、识、化、育,以前跟大家分享过。前面两个一点点感受已经跟大家分享了,后面两个当时没有感受。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再去看“受、识、化、育”时,那感觉就变得非常鲜活了。同样一个对象、同样一个内容,过一段时间对我们自己来讲的话,有没有新的感受和体会,这个可以标定我们自己这段时间有没有成长。如果说出来的话、感悟还是原来的话,说明这段时间基本等于白白的浪费掉了。

  就相当于说我们在单位里工作,结果上班了一个月,没发工资,你冤不冤啊?我们工作了但是没发工资,为什么呢?没有创造出价值。其实生活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每天没有新的感悟、新的元素加进来,这一天基本上就等于白过了。这部分我本来还是想对每一位同学的分享做一个点评,后来听了这句话,也觉得说没有必要了。

  那么接着看第三位同学,两广组学员莫呓滢给大家分享他们的体会。两广组的同学到现在为止几乎每次都有他们分享。他们分享的特点也是很明显,就是共修的方式,共修之后做一个总结、精简,把要点给提炼出来了。我们来听听他们讨论现场的内容。

  (学员莫呓滢:尊敬的法师,网院的全体师兄!大家晚上好!

  我是两广组的莫呓滢,代表两广组分享第三次心经的预习。我们组是集体预习的,可能在预习过程中有许多问题理解不到,或是因为我们的认识有偏差,敬请法师和各位同学赐教,以下开始分享。

  组长: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一句话因为是境界上的事,我们真的很难理解,法师说可以充分发挥我们想像。大家不要有顾虑,说错也不要紧,我们本着以探讨的心态来预习。下面就从“有”生灭、垢净、增减的方面的去探讨“不”生灭、垢净、增减吧。

  一、对诸法实相

  1、我们来描述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吧?

  学员:还真不知怎么描述,都是假相吗?我们的世界有、阳光、有你、有我、有花草、有河流、有城市、商店……还有佛法。

  组长:这个就是从有说,刚才有同学说是假相,你来分析你为何看到的假相呢?

  学员:我看到的是表相,没有佛力智慧,看不到本相。这个表相一直是无常,我一直在迷惑是不是相对共存吗?实相可以通过空来显,或依有来显。是不是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这样呢?

  组长:你自己是通过什么来显的呢?

  学员:人本身的实体。

  2、描述我们自己的身心?

  组长:我们是由五蕴,就是色法、心法构成的,对吧?

  学员:相对于心而言我们的身体好像包裹着它,可是一切支配身体都是心在动。

  组长:你说的这个心是什么心,这必须得清楚。凡夫用的是什么心?圣人用的又是什么心?

  学员:圣人不用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用的是分别心,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易受感染的心。圣人用的是不受感染的心。

  组长:哈,我只知道凡夫用的妄心,也许圣人用的清静心吧。

  学员:明知自己用的是妄心,如何能止住这个妄心,让它别动?大喊一声:不许动!喊的时候,另一个妄心又来了,唉。

  组长:只要还是凡夫的时候,我们用的都是妄心,因为我们还没有证悟到真正的空性,所以很多想法都是停在二元对立的状态。

  学员:证悟后就不是凡夫了。

  组长:证悟后就成圣者了。

  3、在上个世纪末,美国在大脑神经领域上对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次在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测量看其是左脑大还是右脑大,在未开棺之前科学界猜测他一定是左脑大过右脑,但事实是右脑大过左脑。(左脑掌管逻辑思维,右脑掌管直觉思维)

  问题:以上科学家的猜测说明什么?刚才我们一直在说心,现在我们来说脑。

  学员:科学家认为聪明的人左脑会相对发达。聪明是用直觉思维去思考的吗?

  组长:你们发现没有,左脑特别发达的人,特别固执,他有一个打破不了的定势,这个定势就是执著。

  学员:那这样说,像佛、圣人这样的人是右脑发达了。

  组长:圣人不是用脑,是用心,而且用心的时候还如如不动呢。右脑发达的人,认识事物比较跳跃,没有那么多的定势。所以爱因斯坦能够有那么多的发明,就是因为打破了这种佛教说的“知识障”。正如一行禅师说的:“知识障”就是指我们的头脑容易被定格,就如现在我们容易被眼前的事物定格一样,看不到事物的实相。

  学员:好像女性直觉好些,男性逻辑好些?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二

  组长:女性应该是情识比较发达吧。那天我上街,有人跟我说,这个女人做事情很卖力,我问为何?那人说,因为她大脑缺少根神经,所以只知道一天到晚的发传单,根本不会去想休息偷懒,她总活在第一念中,没有分别心,内心单纯。因为我们大脑用得太多了,诸存了很多错误的信息,所以我执就很重,这个值得我们思考。所以为什么体会不到实相。

  学员:看来她目标单纯了许多,不会左顾右盼了。

  组长:古代的高人不用脑,多用心。用心就不会对立了,心是圆融的,是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大脑是看见什么就起分别,就产生二元对立。当代人的脑子是发挥到了极至了,心萎缩了。

  二、对不生不灭

  1、楚汉传奇第52集中,姜若想行刺项羽,被虞姬救下。她问虞姬你明知道我来杀项羽为何要救我,虞姬说我不想让更多的人死去,以前我也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人,你认为报仇真的那么重吗?报了仇你就能心安吗?

  问:对于仇恨两个字我们怎么看?这是不是强烈的生死观?

  学员:是。仇恨不是生死观吧。

  组长:这是极端的例子。大家想想生死从那里来?

  学员:无明。

  组长:是的,这些贪、嗔、痴一直在我们心里,就构成了我们的生命题材。

  2、虞姬放姜若走,后她又转回项羽帐下想刺杀他,项羽把剑给她说,你现在就报杀父之仇吧。她把剑剌向项羽,只是刺破了它的衣服,她说:我要做的事已经做完了,我只需要在你战袍上刺一剑,项羽放了她,转身对虞姬说:像这种把尊严视若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是无法征服的。

  问:你对尊严是怎么看的,尊严是否也是强烈的生死观?

  学员:尊严我觉得是价值观,怎么样活着就有尊严,怎么样就没有尊严?个人认为,业力所为,自我看得太重。

  组长:可能你会有疑问,假如没有尊严我们怎么活?

  学员:不过问题不是这个,我觉得尊严应该是个人认识的,有人认为清洁工没有尊严,但清洁工他会认为他活得很有尊严,他是用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的。

  组长:所以我们的人生有生灭,因为我们放不下那些所谓的尊严,那都是假的名言概念而已,但在现实缘起中,我们又不能坏这些假名,这就需要智慧了。

  学员:好,我知道要有尊严的活着,但是尊严会不会造成我们强烈的执著呢?哈哈!他们可能不懂轮回,太过执著于这一世。

  组长:姜若的活着就是为了尊严。

  学员:有没有尊严也是人分别出来的吧,末学粗浅理解为“我执”,有漏故有生死。

  组长:我们学佛要除掉我们分别心,其实就是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有对错之中,很多事物都是在二元对立,互相排斥,我们无始劫以来的存的信息都是错误的信息。今天我们开始向我们自己挑战了。所以学习《心经》很重要,开般若智慧。

  学员:是啊,离执去著便能正观生死,懂得缘起无我。佛的庄严和至尊无可限量,圣者大都以无为法而为庄严,我们处在凡夫位,我想我们行持善法总比行持恶法活得更尊严些。

  组长:你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你的生命一层层提升的时候,这些就不是难解的问题了。只是因为现在,我们的心是粗糙的,许多东西都处在对立中,当佛菩萨到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没有尊严这个词了。就如儒家的:广大、包容、退让、宽恕、谦虚,也许就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了。

  学员:境界高了,拨开云雾见月明,愿我等菩提明月早日现前啊!

  组长:想不通不要紧,因为这本身就是菩萨的境界。

  学员:理论上明白了,境界现前的时候理论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组长:只是我们在学习中,知道强烈的执著就是对立,不是我们要追求的就行了。因为没有证悟到,理论明白只能说是半明白,如果真正的明白,就会在现实生活中用得上的。法师说这是生命的无限生机,生命的无限生机就此展开了。

  学员:生机还不是有生?

  组长:那不是生,是妙有。

  学员:也可以认为是幻有吗?

  组长:菩萨的起用的时候,一切变成了妙用了。幻有是对我们现在太执著的凡夫来说的,对于菩萨境界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假有不二。

  三、对不垢不净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二

  1、描述你最喜欢的人是怎样的人?你最不喜欢的人又是怎么样的人?

  2、以此来体会不垢不净,了解“无我”意义?

  学员:弘一法师那样的人我最喜欢,嗯!我也喜欢!最不喜欢的是我自己,为什么呢?一身毛病,怎么也改不了。

  组长:我以前特别喜欢凡高、毕加索、还有电影《罗马假日》的女主角。凡高就不说,毕加索是个很有才华的艺术家,那时女同学很多人都不喜欢他,就是因为他性格太古怪,并且有很多情人。

  学员:《罗马假日》最后那场记者招待会,简直是电影史的经典之作!不错,整个电影都是一部经典之作。

  组长:罗马假日我可能反复看过十多遍,我总觉得是几百年才出这样一个女演员,那时都觉得她就是女神,太棒了。

  学员:我想是因为站在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情吧。

  组长:凡高的画简直让我痴迷,毕加索的创造能力简直就是上帝派来的,现在看着都还会激动的。

  学员:好喜欢这些画家的感觉。

  组长:你说在这样的情境下,你能克制自己的贪爱吗?

  学员:毕加索和梵高都是著名画家,师兄也是美术老师,因为有共同的地方。喜欢是因为找到了共性,不喜欢是因为排除了喜欢,遣余。由此我们就是有垢有净了。这些艺术大师的佛性是用画笔表达的,所以喜欢绘画还不一定就是有垢有净,没有大悲心,毕加索对战争的鞭挞就不会到那个水准。

  组长:说我自己是有垢有净的。

  学员:我想画画本身没有对错,可能是我们执取的缘故吧

  组长:站在缘起的角度一切都没错,画画本身是没有对错,但是人就是这样,慢慢的不知不觉的就贪了,这些还是粗糙的色法,有些是非常的微细色法我们根本无法察觉,如果不学佛法,永远也认识不到自己是如何的执著。

  学员:师兄说自己有垢有净,何出此言?

  组长:因为有喜欢和不喜欢啊,还是对立的,如果是不垢不净,就超越了这一切了。

  学员:妙有之妙,就是分别中见不二。如果破除,可不可以说我们又是没有相对的垢净。

  组长:所以学习佛法后,我就感觉其实还是可以喜欢画画,只是不要以染着执著的心去画,比如一心想成名,一心想让人赞叹,一直想让人觉得你有才华,这些就是染着。如果画就画了,就如大自然,春天来了就下雨,秋天来了就落叶一样自然,这样就超越了。有时候觉得说是这样说,做起来可不是这样哦!就是因为没有悟到实相,体会不到“无我”的状态,心里一直有生有灭,有垢有净。

  学员:感恩师兄,我刚想问:我们对人事物就不会有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了,依然有,没有就是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

  组长:依然有,就如刚刚学佛,看到那山还是那山;等学了一阵,看到那山不是那山;等学久一些的时候,看到那山还是那山。但是那山又不是最开始那山了。

  学员:超越感受(苦乐忧喜),修平等舍不容易啊。

  组长:特别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去做。

  学员:关键就在“破执”二字,只要不执著,喜欢就喜欢,不喜欢放下就行。

  组长:有一天我去广场,看到人山人海,一下子感受人多心烦躁,这就是垢净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如果能做到现前一念,日子就很好过了。

  学员:我常常是过后转念。

  四、对不增不减

  1、一天你遇到一个最要好的同学,一下子有说不完的话,内心高兴异常,甚至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还觉得刚才没有尽兴,还是有很多话没说。有一天又遇到一个你特别不想和他说话的人,你的心一下子萎缩了,心里闷堵。

  问:高兴时你的心量增加了没有?不高兴时你的心量减少了没有?

  学员:是的,遇到过,现在知道这样不对,但是下次可能还是改不了。增减是从数量上说的。也是是相对的吧。不仅仅是数量,还包括程度。

  组长:所谓的增加减少还真是妄心所在。

  学员:不论高不高兴,心量都无有增减,只是我们想不想说话而已,就像我们就是一个杯子一样,我们的容量是一样的,只是此时与彼时我们想不想住里装东西,增减是没有固定性,相对整体却没有什么影响吧。好比现在人有增加,但有些动物都快灭绝了,从大的世界看生命还是无增无减的。

  组长:其实佛法讲这些都是比喻,站在凡夫位是很难体会那个境界的。我们为什么心有波动,就是因为我们会为增加的工资而高兴,又因为工资减少而烦恼,甚至看天气预报,一看温度又下降了,这么冷还降,又起心动念了。

  学员:然后告诉自己,别烦了,没用的,因上没努力,果上就别计较了,海面的波涛,任随它起,八风吹不动,是说波涛下面的海水吧?所以能不能起心动念随他去,转念回到佛法上来就可以了?

  组长:在有增有减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如果哪天能不在有增减的概念中,我们就的心就超越了世俗的羁绊了。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去观照自己的心。

  学员:有增有减,有感觉,只是心里不烦,知道一切原本如此,可以么?

  组长:应该修到了菩萨境界,就可以八风吹不动了吧!所以《心经》也是次第的修行。

  学员:忽然想到:师父说过——心里想着多少人,就有多少人想您,心量有多大,生命格局就有多大!感恩师父!

  组长:那我们就练习装人的能力吧,让它一点点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每天记得坚持念六字大明念咒吧。

  我们组的分享就到这,敬请法师和各位师兄指正。

  下面敬请请法师给我们组解答一个问题:关于尊严(放下尊严这个比较难理解),是不是我们修习佛法过程中修到没有尊严的时候就成菩萨了?尊严对我们不起作用时是不是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了?感恩法师!)(两广组学员发言完毕)(众鼓掌)

  法师:嗯,好!刚才两广组的同学把他们共修的内容给大家作了一个总结,然后对内容作了一个分享。这个分享大家听到以后应该很有特点,基本上是把对《心经》这句话的理解和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结合起来了。

  无论是他们举的这个电视剧的例子,还是自己专业的例子,还是生活中的场景,无论这个内涵和这句话吻合到底有多少,这个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这种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做一个结合以后,它容易让我们自己的生活,或者生命的状态有所更新。

  大家知道,如果说不是这样结合的话,无论我们增加多少知识,增加多少对于别人的认知,对于我们自己的更新是没有效果的,所以知识可以累积,但是我们自新的能力它没有提升。

  所以大家刚才听过以后啊,有一些关键的地方,或者说提出一些例子,应该说是印象比较深。尤其是提到爱因斯坦他左脑和右脑的问题,关于脑和心的问题,以前还真没有这样去思考过,我想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用心去认识事物和我们用脑去认识事物中间的差异;其次用左脑认识和用右脑认识之间的差异。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探讨。

  至于最后给我留的一个问题,这个结论我是第一次听说。至于说佛菩萨可以不要尊严,这个观念是第一次听说,所以我的心里需要一个缓冲。因为没有尊严的生命我目前还没有想象出来会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当听到对尊严的探讨时,我想起孟子的几句话,他对于大丈夫的理解,三句话,叫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是不是尊严啊?哎,这是大丈夫的尊严。这是不是执著?我们很难讲这是执著,对不对?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二

  如果我们没有学习佛法,我们一般认为的执著是一个褒义词。这个人很执著,就是他很有一种执著的精神,这里面也有一种执著,但这种执著很难把他跟我执联系在一起。我目前的一个体会,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变化,目前的体会是讲:通过学习文化、通过学习佛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尊严随着生命的净化越来越开显出来,而佛陀是尊严最圆满的状态,不是放弃尊严而是圆满尊严。

  虽然没有看过刚才举例的影片,但是明白大概意思,最后那一句话项羽讲的,他说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宝贵的人是不可被征服的,大概是这个意思。当一个人把尊严提到这种高度,什么高度呢?看到比生死还要高的时候,这个尊严本身,就是我执净化到非常纯净的程度了——威武不能屈。威武屈什么?那是要拿命的,如果我们到最后命都可以不要,你再追求一种东西的话,如果我们要说这是一种我执的状态,是很难理解的。想想看,有什么我执比执著我们生命更深的呢?没有了。

  所以菩萨道最后在行六度的时候,第一个度是布施,布施度的时候还是会提这件事情,尽管我们现在听了以后觉得很害怕很吓人,但是我们还是会提。他内心对于有些东西的追求,已经超越了我们平常认为最宝贵的东西,他已经超越了。

  其实这个不但是菩萨,过去听这么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生命和对于爱情的追求,都没办法和对自由的追求相比拟。这种生命的自由,集中体现就是生命的尊严。这种自由如果用佛法去解读的话,那就是我执最后被解构到最极致的状态,就是自由。

  目前只能给大家做这么一个回应,可能在座的同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就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在这儿探讨。后面还有一点时间,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对这句话的认知和理解。

  (法师板书)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句话是整个《心经》的一个核心之处。之所以是核心,是因为这句话对空的诠释。我们一直在讲空、空、空嘛,什么叫“空”呢?这里是一个非常清晰严格的定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对“空”的理解,至少从定义上来讲已经非常明确了,但是对于内涵是什么,我们需要去挖掘。

  现在我们可以大概来理解一下这句话。大体上在谈到这个“空”的时候,还是需要简单地把《心经》的背景谈一下。《心经》是《大般若经》的一个精华,这个《大般若经》是佛给这些弟子讲的,在整个佛的教学历程里边,《大般若经》的讲法时间段,大概应该在《阿含经》之后。

  历史上对佛讲法的历史记载,现在是很难找到非常清晰的、统一的日志。后来的祖师大德在总结提炼的时候,认为佛陀一生讲了很多法,对于佛陀讲法的次序、讲法的对象,在这方面都有不同的认识。一般我们采取现在比较多的说法,就是天台宗的五时判教。所谓五时判教就是把佛一生讲法,讲了那么多经典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大体上来讲的话,第一个阶段就是佛一开始证悟的时候,讲的第一部经是什么呢?《华严经》。《华严经》就是把整个佛在果地上的功德完全展现出来了。给谁讲的呢?给那些将要成熟佛果的大菩萨讲的,所以像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我们说华严三圣主要是讲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给这些菩萨在对话的时候,把佛在果地上的功德完全展现出来了。

  当然这些经典我们知道在南传佛教里面是不可能流传下来的。如果我们去问为什么的时候,可能后人就会讲了,即便这弟子他再怎么受也是如聋如哑。佛确实在讲这个,但是这个声音,这个大音希声,对这些弟子来讲的话,这个声音频率能量太高了,耳朵根本就过滤过去了,没办法在他们心中留下任何的印象。但是对这些菩萨来讲的话正是他所需要。

  之后佛就开始调整他的教学。他发现说这个教学端的太高了,大部分的同学都睡着了(众笑),他认为这个教学内容不行呀,需要调整了。尽管有些同学听的很高兴,这个很高兴的同学已经到这个境界了。但是为了照顾大多数同学,他开始降低教学标准(法师笑),就开始讲《阿含经》。这个《阿含经》一讲的话就非常现实了,大部分同学一声马上来精神了,说这个好。当这个好的时候,这个《阿含经》就这么讲下去了。一讲多少年呢?阿含时大概十几年吧。

  华严时、阿含时之后,就开始有一个阶段叫方广时,方广时这个地方会有一个转折。在阿含时主要的讲法对象是出家的比丘,因为佛一出世首先想到的是要度化那曾经陪他辛辛苦苦,苦行六年五位比丘,要报这五个比丘的恩。所以证悟以后首先要到这个鹿野苑去找这五位苦行比丘,然后给他们传法,先帮助他们解脱。

  五位比丘解脱之后,佛僧团所摄的出家弟子越来越多,讲《阿含经》的时候基本是针对这些出家的比丘。但到一定程度以后,基本上内涵讲的差不多了,四谛法、十二缘起该证果的基本上也证的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僧团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影响力大了,所以很多在家的弟子开始了解佛的人生,了解佛法的威力,这个时候对佛法产生兴趣,越来越多的在家弟子开始学佛。

  在这时候我估计佛还保持一种惯势,什么惯势呢?就是讲四谛,讲苦,其实世间就是苦呀。结果发现这些在家弟子听的睡着了,因为不相应啊。这个时候佛退下来以后开始闭门思过(法师笑),为什么我这个讲法原来讲的还挺好,为什么新来这些人会听的不相应呢,什么原因呢?想来想去觉得哎不对路,开始调整了。现在我给大家讲的都是戏说我们释迦牟尼佛(众笑),你要说历史上有没有严格的考据,你去找吧,估计在网上一查就是我们的录音整理(众笑)。

  然后他也想说这个学生对象发生变化以后,发现需要一个调整,开始意识到说光讲这个已经不行了,所以这个方广时那个阶段出现了。比如说像给胜鬘夫人讲的《胜鬘经》,类似这个讲法的对象已经不局限于这些出家的比丘,而是那些在家的根性比较好的菩萨。所谓在家菩萨就是他的心胸格局是比较大的,所以给他们讲的时候已经开始进入大乘佛法。所谓大乘空性的内涵在这里面已经开始开显了,比如说类似像《维摩诘经》已经开始把在家菩萨的位置提升了。

  那么正讲菩萨道、大乘空性内涵是什么时候呢?就是第四个阶段,就是般若时。这个般若时就把佛所内证的境界整个给讲出来了。而《华严经》呢,它不单单是内证的境界,还包括了外显的境界,所以华严世界讲的是依正二报圆满的时候,不单单是内证,而且有外显的。

  可是我们去看《般若经》的时候,它完全是内证的境界,就是我们内在人生的境界到底到什么程度了,去看《般若经》。所以我们如果真要去了解佛法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不去读《般若经》、不去学《般若经》的话简直没办法谈。当然如果不学《阿含经》的话,我们也是没办法谈的。

  单单有《阿含经》还不够,进入大乘空性的时候就是《般若经》。因为这部分内涵太广大了,所以佛一讲讲了多少卷?在灵鹫峰讲了应该是二十二年的时间,当然后来玄奘大师在去翻译的时候翻译了六百卷,这六百卷的内涵那真是博大精深啊,所谓博大精深就在这里面体现出来的。

  佛把究竟圆满的境界通过《大般若经》展现出来以后,在家的菩萨和出家的弟子在内在的境界上达到融汇贯通之后,佛到第五个阶段的时候开始对他一生的教学做了个总结。他这时候开始回顾了,说我刚刚成佛的时候讲的是那样的法,后来又讲的这样的法,再后来又讲的这样的法,我讲那么多法,它们之间一以贯之的内涵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个时候开始讲《法华经》、《涅槃经》,这就是叫“法华涅槃时”。

  佛整个一生讲经说法的顺序,经过我们天台宗的祖师五时判教以后,就这么提炼出来了。我们知道这里面也可能有它倾向性,因为天台宗主要是以《法华经》作为根本的经典,就这样判以后发现《法华经》是最后佛讲的,那是要圆满概括前面各个经的内涵。所以会认为说《法华经》是最圆满的。当这样立宗以后,宗派的倾向性就出来了。

  但是这种倾向性不是我们今天所要取的,我们取的就是慢慢去了解佛在开显这些佛法内涵的时候,那确实是有当机众的,就是对什么的人、要解决什么的问题、讲什么法,这个是不能错乱的。那么这样一种内涵的开显完全是因为他成佛之后圆满了证悟空性,从空性的境界里边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所以刚才给大家总结的说佛可能闭门啊、去反思啊,这样的经历或许没有,他只要现场去调整,那个动态平衡滞后性是没有的,这种调整几乎是同步的。

  当我们没有这种动态平衡的概念、没有这种灵活性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一个缘起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调整三天,可能要调整三年,可能要调整三十年,噢——才明白当时我应该那样做最好了,可是三十年已经过去了!还好,三十年过去了,我们还明白这件事情了,不枉过这三十年。

  更多的时候是三十年过去了——还是没有明白,所以下辈子再来,继续面对这类问题的时候,同样处在那个困境里面解脱不出来。这个没办法的,逃避不了。这个境界我们可以逃避一时,但是我们总在这个轮回里面,这些没过的坎总是要过的,什么时候内心释然了,在这个境界里面我们就往前跨了一步。

  在没有学习佛法之前,我内心里面经常会有几个黑暗的角落。这个黑暗的角落是不忍心再回顾,因为它给自己内心带来的伤痛太痛苦了。就是在上学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在学习之余,还要承担社会的工作,类似这样的事情你处理不好的时候,跟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的时候,尤其是在我们当过什么班干部、学生会的工作,因为学生的时候处理平衡这种关系的能力是非常差的,经常会走向极端。走极端的时候经常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伤害,这些伤害是不忍心再去看的。

  我在这儿再给大家曝曝自己的丑,就是失去平衡的状态到一个极端的时候。比如在当班长和学生会的干部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最初是很融洽的。就是那个时候是非常好的,给人的感觉非常美好的回忆。可是后来我就发现,当内心对有些东西的执取不断潜移默化在累积,而自己不警觉的时候,不断累积到几年以后,痛苦已经非常深了。所以就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从非常和谐、非常好的状态进入另外一个低谷。

  我就曾经记得这个低谷:一位老师,其实他说了一句话很平常,他不过是说了我一个缺点而已。可是我足足记恨这位老师,是记恨了多少年(法师笑)。那时候是高二,结果一直记恨。记恨到一直读研究生,开始接触佛法以后,我才知道问题在什么地方。(法师笑)那时候我才释然的去……回家的时候我才愿意到学校里面去看望这位老师,就是那个时候才开始释然。

  但是现在因为慢慢走过来了,尤其是学了佛法以后,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你会发现角度变化以后,现在回过头来再去看的时候,恰恰是这些让自己痛苦的经历、过去不曾愿意去回想的一些角落,对我们来讲的话恰恰成了无价之宝。不知道生命中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加的宝贵,没有了。因为没有这样的极端的事例出现,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到底在什么地方,永远不会知道。

  所以今天在讲的这个“中道”的时候,在讲“空性”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离开这种经历,离开我们人生的阅历去谈这个。而是要在我们生活中两个极端的时候去找,极端的时候、出现问题的时候你去找,自己对“中道”的偏失在什么地方。只要把那个偏失找到了,中道就找到了。离开这个偏失没有中道,不然的话我们永远找不到。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比我做得好,不会对一个老师记恨那么长时间,数一数大概有七八年的样子。不会有比我记恨时间再长的了吧?没有了吧?嗯,没有。说明大家将来提升的空间应该是比我小(众笑)。所以我现在觉得还是挺自得的。

  这个时间也快到了。那么大体上我们现在知道,佛讲经大体上有这样一个心路历程。谈到这个《心经》的时候,因为它是《般若经》的一个提炼,所以我们就《般若经》的内涵再做一个稍微详细的说明。

  当时佛为什么要讲《般若经》呢?他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刚才虽然我们也说了一部分,但是这个经论的依据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这们在学《中论》的时候,当时龙树菩萨造了个《中论》,然后青目对这个论做了个解释。在第一段里边他就把佛讲的《大般若经》以及龙树菩萨造《中论》的背景给我们做了一个介绍,这一点认知是非常清楚的。

  在这儿给大家做一个分享,佛在世时讲的这些法,主要的对象、主要的大背景是针对当时的印度的各派哲学。我们中性一点讲,不讲外道了,就各派哲学的看法,这时候佛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这一个。所以当时的这些不断去禅修、不断去苦行、不断去解脱的这些人,听到佛讲法以后发现:啊,这个能帮助我解脱,能帮助我开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佛法。

  佛当时讲佛法主要是针对这些印度各个哲学流派的来讲的。当时大家会对于这个万法,世界万物到底是怎么出生的?这些世界上我们后来哲学家、思想家一直在思考的一些本源性的问题,印度当时也有思考。他们思考这个问题以后,发现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我们万物是从大自在天出生的;还有从微尘,就是那些极微出生的;还有从自然出生的;从和合出生的……有好多好多的观点。

  后来佛证悟以后发现,万物的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呢?他发现当时大家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在这种情况下讲了佛法。这样介绍主要是针对首先是对那些声闻弟子讲的,这儿讲的就是十二缘起,我们知道这儿的十二缘起应该包括了四谛法。同时他又为那些,这儿描述到:已经习行——习啊是实践、习惯,行是行动——而且有大心的那些菩萨,讲了什么呢?讲了大乘法。

  这里讲的是大乘法里面的因缘性,这个大乘法里面的因缘性就是这里的八不缘起。这八不缘起是什么呢?就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这八不缘起,他认为这就是大乘的“空”,大乘的缘起法,这个大乘的缘起法就是空性的理论。

  这是佛当时并行为这些声闻弟子讲的这个,为大乘菩萨讲的这个,共同来针对当时印度环境里面,他们对于万法的执取,对于万法生因的执取,万法生灭现象的观待,提出这样的看法。

  但是佛在灭度五百年之后出来一位菩萨,叫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他造一个《中论》。造《中论》后人会认为《中论》就是趋入《大般若经》的一个津梁、一个渠道。我们学习了《中论》再趣入《般若经》就比较容易了。尽管如此,但是我们知道龙树菩萨在造这部论的时候,那个背景跟当时佛在世的时候差别太大了,迥然相异!迥然相异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后来佛法在印度,佛讲了那么多经典,后世弟子又不断去拓展以后,在印度那个时候佛法成了印度文化的一个主流,因此佛法影响越来越大。影响越大之后,弟子会越来越多;弟子越来越多以后,因为每个人的执取不同,所以佛法分出了非常多的宗派。

  非常多的宗派一旦分出来以后,这个时候矛盾不是外来的了,矛盾内化了。这时候内部有矛盾了。内部各宗各派之间的说法不一以后,他们会说你是正宗、我是正宗,或者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个样子,他对这个看法是这样子的,成了门派内部的争论,小乘之间,乃至于后来大乘兴起以后,大乘和小乘之间,产生了种种的争论。

  其实这个时候,龙树菩萨他代表了大乘佛法兴起的时候,所以他主要针对的背景就是当时部派佛教。很多所谓的——我们今天讲的是小乘佛教,其实是根本乘佛教。那么多部派,他们不断起争论的时候,发现逐渐逐渐我们对于佛法的认识、执取是越来越重。所谓的执取就是佛在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法乃至于十二因缘的时候,他们对于种种法相的执取,执为有。本来这些是帮助我们破除我们的执著,从外面的邪见进入佛道的,结果现在我们看似邪见破除了,我们开始执著于佛所讲的法本身。其实当这个执取一旦产生的时候,我们已经成了邪见。

  大家要知道哦,那就是我们穿着如来传承的衣服,实际上讲的内容背离了佛法的内涵。所以就是看似内道的外道。这个是非常难破的。非常难的!

  所以后来龙树菩萨会认为,大家对诸法的执取已经非常严重,需要把《般若经》里面的大乘空性的思想,在这个时候再重新开发出来,重新显发出来。他显发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中论》在结构上已经非常明确了。

  他在讲什么呢?他就讲因果,没有因没有果,没有我们的五蕴,没有十二处,这儿讲的都是没有。佛不是讲“有”吗?没有他怎么讲出来有这个五蕴呢?有这个十二处呢?这个时候龙树菩萨讲,诸法都是没有的,你所认为的“有”都是一种执取,这个时候的观点立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没有来、没有去,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断、没有常,没有一、没有异。但是这儿八不,整体上看,跟这儿的“有”还是有区别,这儿讲的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全部都是否定。

  我们世间人所认为的,乃至于后来这些弟子所执取的,我们认为什么有,龙树菩萨就告诉你,这是没有的。认为什么有,他就认为这是没有的。大家知道,这种极端的一种看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很难拿这样的观点跟别人分享说这是佛法。但是我们要了解,正是因为这一剂猛药,它是针对的那个非常深的病情来下的这个猛药,不然的话这个药不起效果。

  所以那个时候,龙树菩萨一出来,把整个佛法就因为偏失得已经非常厉害了,就中道在这儿的时候(法师指板书),这个极端已经到这儿的时候,他必须下一剂猛药。什么猛药?在这儿去中和这个东西的时候,慢慢就回归正道了。

  今天再去看的时候,我们都会认为汉传佛教八宗里边,其实你要追最初的祖师的时候,都会找到龙树菩萨。那么后来我们才认为说,龙树菩萨他是中观,然后无著菩萨是唯识,才是这样去追踪。实际上龙树菩萨的开显代表了就是佛法的正见,这个正见是什么呢?就是空性无我的正见。而所体现的面貌是一个,这样一个极端的状态呈现出来的,但是他真正的问题那是非常明确的。

  所以这样两个极端,我们之所以再去看《心经》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两个极端是非常明显的“色”、“空”(法师指板书),“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都是两个极端,这就是严重的执取和另外一个完全的没有。这样对立的时候,这一剂猛药下去,这个病就开始回归中道了。

  但是我们今天在理解它的时候,没办法从这两个极端里去理解它,必须要找到中间,我们能体会的,从现实生活中能体会的一些实际的身心状态去体会它。所以前面给大家补充了,补充什么呢?补充了“有”的概念。“有”之后是“业”,“有”之前就是那个“缘起”,那个缘起就是“几”。“几”之前再往前推的话,你就找到了“空性”。我们必须找到这样一个桥梁,来去连接这两个极端的状态。

  好,大体上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背景,让大家明白“是诸法空相”,你会发现,这儿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完全是否定,这种否定是非常强的一剂猛药。这个猛药针对什么问题大家要明白,这个猛药可不敢随便去下,随便下的话就会有问题。

  我们这次预习有大概十一位同学在网上交了预习作业,其中有个同学举了个例子,我没有考证,但在这儿大概给大家说一下这个例子。他说:好像当时藏地的一位喇嘛、一个大德来到汉地,汉地有一个大师。背景应该是这位喇嘛讲到了很多空性的内涵。这时候这个汉地的大师就问他说:既然是不垢不净的,为什么你吃饭不吃那个……那个什么就不说了。既然他是不垢不净的,为什么你要去吃这个干净的,而不吃那个垢的呢?所以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这样想“不垢不净”的时候,别人如果这样问你,你怎么去回答?大家知道像这种猛药,我们没办法随便开,必须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状态里面去体会它。

  (学员:这是理的问题,理上是这样的,但是事上不能这么干。)

  法师:大家知道理上是这样子,他的理针对的是具体的事。理和事不分的噢。之所以现在要跟大家介绍这个背景,就是要把这个极端的理,它所对应的那个事是什么,这个要明白起来,我们才可以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事情不是那么极端的话,你千万不要用这种极端的理来去化解别人的病。你化不好,这一剂猛药下去人就一命呜呼了,大家要知道,善根就断了。

  他会觉得佛法离他真的太遥远,不是我所需要的,那真的就没有缘了。至于这句话,因为它是这样一剂猛药,所以我们下边要去稀释它。慢慢稀释到我们能够接受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慢慢去体会它。

  好!今天的学习就到这儿,我们一起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尽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